12月7日,在泰山玻璃纤维邹城分公司工厂里,却有一番温馨画面。为缓解工作中的疲惫和压力,公司每个工区都设立了休息驿站,供喝水、吃甜点、看书。“公司考虑细致入微,增设了热水循环系统。职工们从头到脚都是暖暖的!”公司职工魏召园说道。
泰山玻璃纤维邹城分公司给职工带来的幸福,是山东省济宁邹城市总工会在全市打造幸福型企业的一个缩影。为打响做亮职工生活品质工作品牌,邹城市总工会强力推进幸福型企业创建工作,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大小不一的企业实际,进行“柔性发展”,通过构建“幸福阵地”“幸福赋能”“幸福生活”三部曲,在数量上、质量上形成“双向奔赴”的局面。
246个职工之家、255个职工书屋、15个共享职工之家……这是今年以来,邹城市总工会开展基层“幸福阵地”建设的硕果。实践中,市总工会鼓励试点企业升级职工之家、职工书屋等文体活动场馆,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职工群众文体活动。同时,全市打造全市层面的职工服务中心,促进社会资源和职工需求供需对接,整合多方资源向职工服务中心集聚,广泛联系引导社会组织为职工提供专业化服务。此外,创新打造一个城市三座文化宫,以此辐射带动众多职工之家成为小型工人文化宫,精准掌握并反馈职工需求,形成服务资源大整合、服务项目大集合、服务方式大汇合的局面。
在深入推进“幸福赋能”成长体系中,市总工会聚焦产业工人发展空间,鼓励企业拓宽和畅通职工发展通道,加强岗前培训、岗后辅导,通过师傅带徒弟、工匠学院、产业工人培训基地等各种形式,帮助近万名产业工人提升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市总工会通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形成横向驱动、纵向牵引、层层开展的网格体系,为全市技能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技能比拼和示范引领平台,让创新思维融入每位产业工人心中。
阵地完善,赋能体系健全,职工“幸福生活”亮点频现。市总工会着眼职工生活质量,健全完善困难帮扶、送温暖慰问、大病医疗保障相互衔接、层次清晰、各有侧重的梯度帮扶体系。以此为基础,打造职工生活关爱平台,开设托育、心理关爱、疗休养、婚恋交友等服务项目,解决职工后顾之忧。
眼下,邹城市幸福型企业创建工作如火如荼,一幅职工幸福、和谐稳定、企业发展的画面跃然眼前。“从试点先行到全域推广,市总工会致力职工生活品质提升工作硕果累累。今后,还要将这项工作打造成为特色服务品牌,探索形成幸福型企业的‘邹城模式’。”邹城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赵锋说。(燕飞 戴梅 葛红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