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公布专项集体协商助力解决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典型案例(一)
发布日期:2025-07-01 14:30 信息来源:济宁市总工会
信息来源:济宁市总工会
浏览次数: 字体:【

全省专项集体协商助力解决

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

典型案例


为充分发挥集体协商制度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深化集体协商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更好地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女职工特殊权益,助力解决女职工“急难愁盼”的问题,省总工会在2024年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山东省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协商要点参考样本》,配套下发《山东省女职工权益保护集体协商重点事项指引》的基础上,今年开展了专项集体协商助力解决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经各地推荐,省总工会审核,确定了10个典型案例。

这些案例聚焦围绕女职工权益落实中的短板、弱项和诉求比较集中的问题开展集体协商,解决一个或多个女职工在“四期”保护、产假待遇、成长成才以及弹性工作制、子女托管等方面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做法实,成效好,可复制可推广,供各级工会学习借鉴。


01

青岛福客来集团有限公司

“暖心半小时”为女职工接送子女护航


青岛福客来集团有限公司现有女职工180人,占职工总数的60%。因公司业务繁忙,工作强度大,部分女职工反映子女放学时间与公司下班时间存在“接送时差”,接送子女成为平衡工作与生活的难题。公司工会深入调研后,向行政方提出“设立弹性工作时间方便接送子女”的建议,经双方协商一致,将“暖心半小时”弹性工作制写入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允许女职工每日灵活安排30分钟时间用于接送子女,此外,为孕期、哺乳期女职工建立了“爱心妈妈小屋”。为确保制度落地落实,由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负责核查“暖心半小时”落实情况。


02

利华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生育关怀”延长生育假期


利华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女职工1205人,约占职工总数的20%。针对女职工代表反映的产假时长不足问题,集团工会经过深入调研,认为女职工多数集中在生产一线,因生产倒班的工作模式,精力受到较大影响,需延长生育产假。在与行政方协商时工会提出,结合集团女职工实际需求,适当延长产假。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创新实施“生育关怀”工程,将产假延长至13个月,原则上产前1个月,产后12个月,产假期间技能工资、补助及相关的福利待遇照发。休完产假按时上班的女职工,本部门或车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1~3个月的常白班。目前,该协商结果已写入集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


03

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女职工学校 赋能女职工发展


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女职工586人,占职工总数11%。女职工普遍反映,希望企业建立女职工专项培养计划,来满足她们在提升技术技能水平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公司工会经调研,提出建立女职工学校的创新方案,计划通过系统课程和优质师资,全方位提升女职工能力。经多轮协商沟通,双方达成共识。公司在前期投资50万元建设工会女职工培训学校的基础上,打造全面且实用的课程体系,开设化学分析原理、先进仪器分析方法等多类课程,目前累计课程时长312小时。同时,将职务晋升、考核激励等权益保障机制写入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公司目前获得职业等级证书的女职工有230人,众多女职工在公司岗位竞聘和技能考核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更高的职位和更好的薪资待遇。


04

济宁鸿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打造“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

实现工作生活平衡


济宁鸿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女职工1273人,占职工总数的57%。针对孕期、哺乳期女职工反映的休息室少和工作时间长无法照顾家庭等问题,公司工会经过调研,向行政方提出提供休息室、灵活安排工作时间等提议,行政方认为其中的弹性工作考核难度较大。经双方多次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公司按计件发放工资;为女职工免费提供宿舍;开设“妈妈岗”,设立灵活劳动的工作岗位,弹性调整工作时间与工作地点,让女职工兼顾家庭与事业,实现工作生活平衡,并写入集体合同。


05

山东天源服装股份有限公司

设立“妈妈岗” 弹性+绩效两不误


山东天源服装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服装研发、设计、生产与贸易为一体的集团化非公企业,女职工占职工总数的85%。大部分女职工反映面临工作与育儿的双重压力,接送和照顾子女成为主要困扰,也间接影响到了工作。公司工会调研后提出设立“妈妈岗”弹性工作制度,以缓解她们的压力,并提供岗位关怀。因行政方担心影响整体工作效率,经反复协商,工会提出了“弹性工作+绩效考核”工作模式:允许职工自选工作时段;绩效考核中柔性管理、灵活记录考勤和工时;设立“妈妈岗”车间,并安排“全能工”补位。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制定女职工“妈妈岗”弹性工作制度,并将其写入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从制度层面保障女职工权益。

省总工会女职工部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