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跟着老师学朗诵,不仅免费,还离家近。”今年暑期刚开始时,山东圣润纺织有限公司职工黄雨萌正和家人发愁如何让女儿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偶然看见公司大屏幕上播放着济宁市嘉祥县工人文化宫的暑期公益课通知后,马上给孩子报了名。
今年,嘉祥县的职工子女有220多人次在工人文化宫度过愉快而又有意义的暑假。近年来,嘉祥县工人文化宫立足职工所盼、工会所能,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增强服务实效,努力将工人文化宫打造成“职工的学校与乐园”。
“微课堂”受欢迎
在嘉祥县工人文化宫的多功能厅里,“劳模工匠大讲堂”已成为一块金字招牌。今年5月,山东省劳模孙守营带着徒弟在这里展示绝活,分享20多年专注一丝一毫精度的经历。台下,来自不同企业的青年职工听得入神。“师傅讲的不仅是技术,更是那份‘钻’劲儿和责任感。”刚工作一年的技术员小陈感触很深。
据介绍,工人文化宫打造“公益观影+主题宣传宣讲”服务模式,在电影播放前,通过宣传短片等形式组织职工学习党的最新理论、“三个精神”等。
每次公益电影放映前,“微课堂”准时开讲。几分钟的短视频,涵盖工会政策、安全生产等实用内容,再配上热门影片。“大家在等电影开场的几分钟学点东西,感觉时间没白费。”带着家人来看电影的职工王才现对这种“映前加餐”很认可。
嘉祥县工人文化宫主任晁华业介绍说:“我们抓住职工乐意来的场合,‘见缝插针’传递正能量,效果很好。今年已经举办12次‘微课堂’。”
职工有了“充电站”
工作日晚上,嘉祥县工人文化宫灯火通明,国标舞班学员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茶艺班的职工正跟着老师细嗅茶香、学习冲泡技艺……今年以来,这里的“惠工乐学”平台已开设各类公益课70余场。
工人文化宫定期举办免费职工技能培训,开设电工、短视频制作等多工种培训课程,共1800人次职工参训。“安全生产月”期间,开展专题培训班3次,1200余人次参与学习。
除了技能培训,非遗体验课也备受职工欢迎。第一次接触漆扇制作的幼儿园老师何海璇,小心翼翼地用滴管在扇面上点染颜料,看着色彩在水中晕染变幻,兴奋不已:“太神奇了!回去正好教孩子们。”
节日里的工人文化宫更是热闹非凡。“以前过年得去市场买春联,现在工人文化宫的老师给写,免费送!”今年春节前夕,职工书画服务队在社区广场摆开阵势,6000多副带着墨香的春联和“福”字被职工们领走。平时,工人文化宫持续开展“寓书画乐职工”公益活动,组织县职工书画服务队到广场公园和社区街道等人流密集地,创作职工喜闻乐见的作品。
智慧服务触手可及
想让服务更贴心、更便捷,数字化是关键。如今,嘉祥县职工要预约场馆、报名课程,只需动动手指即可。工人文化宫整合“齐鲁工惠”APP等平台,将所有服务集中到线上窗口。
“以前想看有啥活动,得跑到大门口看公告。现在打开‘嘉祥工人文化宫’公众号,点两下就能预约,太方便了!”嘉祥县邮政公司职工阮庆山是运动达人,如今成了工人文化宫线上平台的忠实用户。工人文化宫还将活动信息通过覆盖全县企事业单位的电子屏同步推送,实现信息“一键直达”。
据了解,嘉祥县工人文化宫构建了“线上+线下”双轨服务体系,建立“职工点单—工会接单”需求响应机制,根据问卷调查动态调整服务内容,职工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利用智慧场馆管理系统和“嘉祥工人文化宫”微信公众号、“齐鲁工惠”APP等平台,提供文体活动预告、场馆预约等,已实现线上预约1.7万余人次。
“职工需要啥,我们就往哪努力。用真心实意、不断创新的服务,让职工愿意来、待得住、有收获。”晁华业表示。